地层水含盐度对生物气运聚成藏的作用

被引:33
作者
李本亮
王明明
冉启贵
彭秀丽
张道伟
王金鹏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气; 水溶气; 溶解度; 盐度; 水动力; 柴达木盆地; 三湖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受南缘昆仑山冰雪溶水的补给 ,地层水从南向北运移 ;由于剧烈的蒸发作用 ,地层水含盐度北斜坡最高。北斜坡泻水—汇水区高盐度条件下生物菌的活跃程度受到抑制 ,影响游离气垂向运聚成藏的资源量供给 ,中央凹陷及其南部低盐度条件下更适宜生物气的生成。生物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随盐度的增高而降低 ,南缘低盐度水中饱含的生物气经地层水从南向北携带 ,在北斜坡高盐度条件下大量游离出来。三湖地区早成岩阶段的泥岩盖层虽然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盖层 ,但是实验测试证明该泥岩饱和高盐度地层水时 ,其突破压力增加约 10 0倍 ,封盖性能大大提高 ,有效地保存了北斜坡游离相生物气。研究显示生物气总体上具有向北斜坡以水溶气横向运聚的特征 ,也暗示了北斜坡气源补给充足 ,具有满坡含气的巨大勘探潜力。文章结合生物气藏本身的发育特征和三湖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认为生物气首先以水溶气发生远距离的横向运移以后再以游离相进行垂向运聚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138 +138-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生物气的生成和聚集 [J].
张义纲 ;
陈焕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2) :160-170
[2]  
水溶性天然气勘探与开发[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杨申镳等编著, 1997
[3]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
[4]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compacting basins. Bonham L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