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奶牛生理常值、血液生化指标、繁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129
作者
李建国
桑润滋
张正珊
王铁征
朱慧中
安永福
曹玉凤
田英才
许增福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定
[2] 河北省畜牧研究所!保定
[3] 河北省保定市
关键词
热应激; 甲状腺素; 孕酮; 促黄体素; γ-球蛋白; 抗坏血酸; 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3.1 [];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用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研究了热应激对其生理常值、血液生化指标、繁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夏季慢性热应激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极显著地高于冬季非热应激期(P<0.01)。(2)与非热应激期(03~05月,09~11月,12~02月)相比,热应激期(06~08月),牛血清γ-球蛋白水平分别降低35.81%(P<0.01),16.48%(P>0.05)和39.51%(P<0.01)。(3)热应激期牛血清中抗坏血政水平显著低于非热应激期。(4)热应激可显著降低牛血清钙、钾、销水平(P<0.01),但对血清镁水平无影响(P>0.05)。(5)与冬季相比,夏季牛血清中孕酮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T3、皮质醇、LH和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6)奶牛乳房炎和胎衣不下发病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夏季牛乳房炎与股农不下发病率分别较冬季高9.42和23.33个百分点(P<0.05);夏季母牛受股率较冬季低13.1个百分点(P<0.05)。(7)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各阶段泌乳量显著低于非热应激期(P<0.01),并且泌乳前期奶牛对效应激反应较泌乳中、后期敏感,产奶量下降幅度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综合调控措施 [J].
李建国,曹玉凤 .
中国奶牛, 1996, (04) :38-40
[2]   奶牛耐热性评定指标的研究 [J].
史彬林 ;
闫素梅 .
中国奶牛, 1996, (02)
[3]   奶牛热应激研究现状 [J].
李如治 .
中国奶牛, 1995, (04) :38-40
[4]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探讨 [J].
刘智喜,李权武,武浩,牛隽,李凤林,范庆丰,潘锁荣,郭小民 .
畜牧兽医杂志, 1994, (02) :15-19
[5]   加强饲养管理可预防奶牛胎衣不下 [J].
佘越励 .
中国奶牛, 1990, (06) :25-25
[6]  
家畜气候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黄昌澍 编著, 1989
[7]  
营养调查手册[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学存,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