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劳务工人职业流动对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继德
王立里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建筑业; 主体仿真建模; 职业流动; 学习曲线; 政策仿真;
D O I
10.13579/j.cnki.2095-0985.2014.01.013
中图分类号
F426.92 [];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在我国建筑业,劳务工人的频繁流动使其缺乏连续、逐步提高的技术训练,直接导致这一群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难以有效提高。通过主体仿真技术建立建筑业劳务工人职业流动的仿真模型,并引入学习曲线对建筑业劳务工人的技术水平进行模拟,发现存在劳务工人职业流动频繁、用工成本飙升和劳务工人技术水平提升缓慢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务工人的自利倾向、低流动成本和用工单位的相互竞价。仿真实验还研究了技术准入对策和技术激励对策在引导劳务工人的自利倾向、增加劳务工人的流动成本两方面的作用。相应对策的仿真实验表明,技术准入和技术激励两种对策均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中技术激励的正面作用远大于其导致的成本增加,使激励变得更加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原理、应用与前景 [J].
李大宇 ;
米加宁 ;
徐磊 .
公共管理学报, 2011, 8 (04) :8-20+122
[2]   中国建筑劳务用工流动机制研究 [J].
郑宪强 ;
何佰洲 .
建筑经济, 2006, (11) :14-17
[3]   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 [J].
刘林平 ;
万向东 ;
张永宏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45-53
[4]   二元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仿真研究 [J].
王文举 ;
任韬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2) :61-67
[5]  
Construction of multi-storey concrete structures in Italy: patterns of productivity and learning curves[J] . Roberta Pellegrino,Nicola Costantino,Roberto Pietroforte,Silvio Sancili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 2012 (2)
[6]  
Agent-based simulation for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ation: Developing an artificial labor market[J] . Alok Chaturvedi,Shailendra Mehta,Daniel Dolk,Rick Ayer.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4 (3)
[7]  
Job Mobility and Earnings Growth[J] . Carl le Grand,Michael T&aring,hlin.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