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吉登斯的自我认同观和道德维度:一个批判分析

被引:5
作者
赵康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自反性自我构建; 自我认同; 道德伦理维度; 晚期现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0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今西方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一个观点是现代社会变化急剧,个体要适应变化并实现自我,不但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在情感和认知上不断更新自我,以迎合多变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这种观点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之一是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作为"自反性任务"概念。吉登斯的自我概念有道德缺失和极度个体化的两个倾向,以此为理论依据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也因而倾向于产生类似问题。而在哲学家利科和泰勒的有关认同理论中,认同概念中的道德和对话维度在"自我"构成中具有不可或缺性。这不仅有助于反思吉登斯的认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突出了道德价值和关爱他者的终身学习观。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imitations of economic determinism[J] . Richard G. Bagnal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 2000 (1)
  • [2] Adult education as a technology of the self[J] . Mark Tenna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 1998 (6)
  • [3] Faure,E.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 1972
  • [4] Lifelong learning in late modernity: The challenges to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Hake,B. Adult Education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