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

被引:22
作者
王成
范铁成
机构
[1]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层,碳酸盐岩,灰岩,次生孔隙,溶解作用,物性;
D O I
10.19597/j.issn.1000-3754.1998.03.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松辽盆地泰康地区高台子油层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岩石类型及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并对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广泛,具有中孔低渗的特点,同时生、储、盖配置条件较好,可形成小型油气藏;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面孔率可达12%,次生孔隙是由地层水中有机酸溶蚀所产生的,由此极大地改善了储油物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松辽盆地北部不同类型干酪根氧化产物中有机酸成分分析及对储层结构影响研究 [J].
黄福堂,邹信芳,姜洪启,张作祥,王建贵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5, (02) :156-166
[2]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J].
黄福堂 ;
张维芹 ;
张国林 ;
张宏志 .
地球化学, 1993, (02) :136-145
[3]   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学意义 [J].
叶得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1, (04) :1-12
[4]   松辽盆地西部白垩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淡水碳酸盐岩的研究(Ⅰ) [J].
王衡鉴 ;
周书欣 ;
滕玉洪 ;
王永兴 ;
李莉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3, (05) :1-6
[5]   松辽盆地白垩纪的介形类化石及其意义 [J].
叶得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3, (01) :7-15
[6]   泰康湖湾海绿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探讨 [J].
邢顺洤 ;
肖祝胜 ;
张书贵 .
矿物学报, 1982, (01) :52-58+85
[7]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 1993
[8]  
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性质与成岩作用[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邢顺澀,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