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新股询价效率实证度量

被引:9
作者
郑志丹
张宗益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询价效率; 折价效应; 溢价效应;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询价制下新股发行价格由发行人、承销商和询价对象等多方力量的博弈共同决定这一特点,本文将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同时纳入到前沿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框架下对我国IPO的询价效率进行了有效度量。结果表明:2006~2010年,我国IPO公司整体上表现为发行折价,平均折价幅度约为6.4%;进一步的分析发现29.9%的样本公司为溢价发行,实际价格超出其最优水平的5.5%;而70.1%的IPO公司为折价发行,实际价格较其最适水平低了11.5%.本文的研究证实了股票定价的市场化必须以供给市场化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供需双方才能通过直接交易和博弈机制形成真正的市场化定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IPO询价过程解析:基于公共信息的视角 [J].
贺炎林 ;
吕随启 .
经济科学, 2010, (06) :77-89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深圳中小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J].
邱冬阳 ;
陈林 ;
孟卫东 .
会计研究, 2010, (10) :34-39+95
[3]   中国IPO股价的信息含量及其上市首日收益研究 [J].
邹斌 ;
夏新平 .
管理科学, 2010, (03) :60-69
[4]   财务会计信息与IPO抑价 [J].
陈胜蓝 .
金融研究, 2010, (05) :152-165
[5]   金融管制、投资风险和新股发行的超额抑价 [J].
田利辉 .
金融研究, 2010, (04) :85-100
[6]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方差比的检验方法 [J].
李佳 ;
王晓 .
经济经纬, 2010, (01) :137-140
[7]   基于随机边界与分位回归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行为 [J].
王新宇 ;
赵绍娟 .
系统工程, 2008, (04) :24-29
[8]   股权分置、政府管制和中国IPO抑价 [J].
刘煜辉 ;
熊鹏 .
经济研究, 2005, (05) :85-95
[9]   基于随机边界定价模型的新股短期收益研究 [J].
白仲光 ;
张维 .
管理科学学报, 2003, (01) :51-59+67
[10]  
The effects of match uncertainty and bargaining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firm and worker specific estimates[J] . Subal C. Kumbhakar,Christopher F. Parmeter.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