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形成机制——基于SVAR与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的分析

被引:30
作者
袁伟彦
李文溥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传递; SVAR; DGE;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12.007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52 [];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通常是货币政策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把握货币政策传递的汇率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一个对短期识别施加合理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递的汇率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递的形成机制。根据此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发现了与人民币汇率干扰货币政策效应程度相关的我国的若干经济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传导作用研究 [J].
戴国强 ;
张建华 .
财经研究, 2009, 35 (07) :52-62
[2]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
[3]   中国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意义——基于金融形势指数(FCI)的研究 [J].
何平 ;
吴义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0) :45-49
[4]   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指数FCI:基于VAR的实证分析 [J].
封北麟 ;
王贵民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 :142-150
[5]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 [J].
盛朝晖 .
金融研究, 2006, (07) :22-29
[6]   金融形势指数(FCI)的中国实证 [J].
王玉宝 .
上海金融, 2005, (08) :29-32
[7]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 [J].
卢向前 ;
戴国强 .
经济研究, 2005, (05) :31-39
[8]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 [J].
裴平 ;
熊鹏 .
经济研究, 2003, (08) :21-27+91
[9]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周英章 ;
蒋振声 .
金融研究, 2002, (09) :34-43
[10]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