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

被引:3
作者
徐馨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全新世; 自然环境; 新冰期; 新高温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近一万年来,我国东部自然环境演变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10500—9000a.B.P.气温、海面快速回升、沟谷加快填平、冰川萎缩、冻土北移或上移、森林扩展、阔叶树增多;9000—6000a.B.P.高温高海面及6000—4000a.B.P.最宜环境中,出现新高温期与新冰期交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扩展与减缩。北方针叶林北撤与南侵、喜暖的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化石富集与缺失,降水丰歉、泥炭发育与停止等一系列变化;4000a.B.P.以来,这是气温与海面趋向下降的环境,气候变温干,常绿阔叶树减少,海面降低引起河口外移,沟谷重新受切割,地面冲刷,堆积次生黄土,气候波动频率加快,变幅减弱,环境变差。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长白山区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J].
刘金陵 .
古生物学报, 1989, (04) :495-511
[2]   白洋淀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初探 [J].
许清海 ;
陈淑英 ;
孔昭宸 ;
杜乃秋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8, (02) :65-73
[3]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蒋辉 ;
韩信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4, (03) :69-88
[4]   镇江地区150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 [J].
徐馨 ;
朱明伦 .
地理学报, 1984, (03) :277-284+345
[5]   江苏青墩古人生活时期的地理环境 [J].
黄赐璇 ;
梁玉莲 .
地理学报, 1984, (01) :97-104
[6]   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的过程和趋向 [J].
杨怀仁 ;
谢志仁 .
地理学报, 1984, (01) :20-32
[7]   海洋因素对镇江以下长江河段沉积的影响 [J].
李从先 ;
李萍 ;
成鑫荣 .
地理学报, 1983, (02) :128-140
[8]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 [J].
吴维棠 .
地理学报, 1983, (02) :113-127+207
[9]   长江河口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境的变迁附视频 [J].
郭蓄民 .
地质科学, 1983, (04) :402-408
[10]   天津云杉孢粉组合与披毛犀化石共存的发现及其意义附视频 [J].
罗宝信 ;
王毓钊 ;
黄秋圃 ;
严富华 ;
翟乾祥 ;
柯曼红 .
地质科学, 1983, (02) :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