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病变发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8
作者
穆毅,申耀宗,刘志发,韩斌,储一芳
机构
[1] 徐州医学院肝胆外科研究室
关键词
肝硬变,高血压,门脉,胃粘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门脉高压时胃粘膜膜病变的发生机制,本文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硬变伴门脉高压大鼠的胃粘膜主要防御和损伤因子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胃粘膜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门脉高压大鼠的胃粘膜前列腺素E_2风含量、胃粘膜血流量和胃壁结合粘膜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均为P<0.001),而胃腋pH值,胃酸浓度、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门脉高压大鼠的胃粘膜毛细血管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破坏,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上皮细胞和壁细胞变形,细胞器破坏,细胞处于低功能状态。显示,胃粘膜防御机制的削弱是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