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形态研究

被引:11
作者
曹维鹏 [1 ]
罗明标 [1 ]
丁建桦 [1 ]
王毛兰 [2 ]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
[2] 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
关键词
形态分析; 鄱阳湖; 底泥; 重金属; 连续萃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五步连续萃取法对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主要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Cu,Co,Cd,Pb,N i)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步连续萃取法对底泥中各重金属总量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Cd除外)。Cu,Co,Cd,Pb,N i五种元素的总量(mg.kg-1)分别为:26.888,16.248,1.081,37.984,20.457,其中Cu,Cd,Pb分别是11年前鄱阳湖底泥中的1.8,2.7,1.9倍。其最高形态的含量(mg.kg-1)依次为:13.267(残渣态S5),0.407(碳结合态S2),7.468(残渣态S5),15.145(铁锰氧化物结合态S3),15.525(残渣态S5),而各元素生物可用性最高的可交换态(S1)含量普遍较低。除Cu外,其他四种元素的有机物结合态(S4)均低于20%,Cu,Co,N i三种重金属其主要存在的形态均为残渣态(依次为52.265%,45.278%,74.817%)。首次同时对鄱阳湖多条支流底泥中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确定了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配关系及地域分配关系,为鄱阳湖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数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Speciation of copper, lead and cadmium in aquatic systems by circulating dialysis combined with flame AAS [J].
Novotny, K ;
Turzíková, A ;
Komárek, J .
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0, 366 (02) :20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