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15
作者
陈德杰
陈德杰
机构
[1]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金银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豫西,熊耳山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熊耳山地区金银成矿带已发现大中型矿床九处和百余处小型矿床及矿化点。研究表明,这些矿床(点)均发育在太古代花岗绿岩带基础之上,成矿受地层、岩体、构造的联合控制,属于同一成矿系列。文中提出“老地层—新岩体—同构造”改造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豫西熊耳山地区岩石和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范宏瑞,谢奕汉,赵瑞,王英兰 .
地质找矿论丛, 1994, (01) :54-64
[2]   豫西花山花岗岩岩浆热液的性质及与金成矿的关系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王英兰 .
岩石学报, 1993, (02) :136-145
[3]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陈衍景;富士谷著;.地震出版社.1992,
[4]  
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M].张理刚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