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2,6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蒋东波,沈际皋,杨锡强,陈坤华
机构
[1]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关键词
哮喘,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22.5 [];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采用克隆化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系(CTLL)及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株(CESS)生物学活性法,分别测定了正常儿及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6(IL-2,6)的水平,以及其他多项免疫学指标,并在动物模型上进行验证,以探讨IL-2,6在哮喘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轻中症哮喘患儿IL-2,6的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IL-2:21288±6181;16152±3411,P<0.05;IL-6:173.18±50.78;120.53±35.09,P<0.01),而哮喘持续状态时显著低于对照组(IL-2:10052±4015,P<0.01;IL-6:66.82±11.18,P<0.01)。提示IL-2,6可能是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介质,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1+2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及其诱生条件的分析 [J].
匡彦德 ;
关惠贞 ;
钱琴芳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7, (01) :10-14
[2]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郭鹞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