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被引:27
作者
蒋国俊
机构
[1]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
关键词
横向相变; 沉积效应; 峡道; 舟山群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081502 ;
摘要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 ,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 ,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 ,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 .文章指出 ,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 ,受峡道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下的泥沙运动作用 ,在峡道中所形成的沉积特点和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不同于受单向水流作用的河流环境 ,也不同于受盐淡水共同作用的河口环境 ,也有别于开敞的海岸环境 .峡道沉积的重要特点在于 ,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的横向上 ,存在显著的沉积相变 .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虾峙门水道口门区动力和动力沉积特性 [J].
蒋国俊 ;
姚炎明 .
海洋通报, 1998, (04) :46-54
[2]   舟山群岛峡道潮滩动力沉积特性 [J].
蒋国俊,陈吉余,姚炎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2) :139-140+142-147
[3]   长江口拦门沙及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和演变 [J].
陈吉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04) :348-355
[4]   浙江台州湾金清潮滩水力泥沙特性 [J].
蒋国俊 ;
冯怀珍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2) :215-222
[5]   琼州海峡东、西口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金波 ;
鲍才旺 ;
林吉胜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4) :94-101
[6]   浙江金塘水道南岸的泥沙运移 [J].
孙英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3) :8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