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回顾、问题、展望——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报告要点
被引:7
作者
:
陈洪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
陈洪隽
机构
:
[1]
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
来源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2年
/ 44期
关键词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管理;
企业;
企业管理;
信用中介机构;
信用需求;
商业信用;
信用担保机构;
信用观念;
国家经贸委;
信用建设;
信用服务市场;
社会信用问题;
信用咨询;
贷款证;
D O I
: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2.44.005
中图分类号
: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一、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十年回顾 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当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在中国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方式提出了社会信用问题。1991年原国务院生产办就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组织进行了清理企业“三角债”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其目的就是力图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经营行为和经济秩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信用问题)。当时,各级政府按照国务院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