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被引:5
作者
蒋观真
机构
[1] 不详
[2] 江苏省南通市农林局
[3] 不详
关键词
套栽; 玉米间作; 前茬; 麦后移栽棉; 皮棉; 种植方式; 栽培方式; 增产效果; 增产效益; 经济效果; 经济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南通为传统的两熟棉区,六十年代以前,棉花多在元、大麦行间套种,实行元、大麦棉花-蚕豆-玉米的粮、棉轮作或稻、棉轮作。七十年代以来,棉花和玉米间种连作的面积逐年扩大,同时大面积推广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植棉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如何?在当前的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下,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既能稳产高产,趋利避害,又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这是研究和制订本区棉花生产布局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五种主要的和次要的种植方式,在如东县兵房公社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对比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研究任务 [J].
熊毅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2) :78-83
[2]   棉花育苗移栽的研究和推广 [J].
倪金柱 ;
李大庆 ;
钱大顺 .
中国棉花, 1981, (04) :19-20+47
[3]   南通地区棉花高产稳产栽培新体系初探 [J].
章浚平 ;
许永嘉 ;
徐少安 .
江苏农业科学, 1981, (03) :23-26+34
[4]   对南通地区棉花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一些看法 [J].
冯靖 .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06) :1-5
[5]   苏北沿海棉区棉花生产的回顾与前瞻 [J].
洪光斗 .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06)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