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分歧与共识

被引:6
作者
张成思
计兴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新型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调研问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受世界经济长周期变化的影响,中国经济进入增长调整期,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对核心经济目标的调控效果难以显现,新型货币政策框架呼之欲出。至今,关于中国是否已经形成新型货币政策框架以及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具体内容,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通过调研获得业界、学界和央行三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对中国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判断,以期获得各界对新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分歧与共识。基于调研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虽然在部分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各界基本形成了对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央行独立性等方面的新型货币政策框架的共识。同时,央行也按照这一共识方向,加入"金融稳定"目标,推进以"央行沟通"政策为代表的包括"宏观审慎政策"、"信贷政策"、"贷款便利政策"以及"回购交易"等多种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操作。新型货币政策框架有利于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123 +12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美国的非传统货币政策:文献述评 [J].
董昀 ;
郭强 ;
李向前 .
金融评论, 2015, 7 (05) :100-115+126
[2]   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学动态, 2015, (06) :56-66
[3]   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与文献述评 [J].
马理 ;
刘艺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9) :23-27+87
[4]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践效果:文献综述 [J].
伍桂 ;
何帆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7) :18-29
[5]   论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信贷政策 [J].
高玉泽 ;
徐忠 .
金融研究, 2012, (07) :75-83
[6]   西方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J].
范方志 .
金融研究, 2005, (11) :184-191
[7]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J].
孙凯 ;
秦宛顺 .
金融研究, 2005, (01) :32-42
[8]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measur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ECB?s Securities Markets Programme[J] . Fabian Eser,Bernd Schwaab.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4
[9]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ederal Reserve Forward Guidance[J] . Jeffrey R. Campbell,Charles,Evans,Jonas D. M. (Jonas Daniel Maurice),Fisher,Alejandro,Justiniano.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2012 (1)
[10]  
Causes of banking crises revisited[J] . Jeroen Klomp.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