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特征

被引:30
作者
张钰
刘桂民
马海燕
王根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4] 甘肃兰州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土地利用; 变化幅度; 变化速率; 动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土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利用黑河流域1987年和2000年两期TM遥感数据,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幅度、变化速率及动态度等角度,定量分析了流域上、中、下游及全流域总体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变化幅度上,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均十分强烈,中游地区最为显著,综合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指数达到7.6%,耕地、城镇建设用地、水域和草地等是全流域变化最为剧烈的利用类型;在变化速度方面,流域上游地区的耕地、城镇居民用地和沙漠化土地年平均递增速度最高,中游地区明显小于上游和下游地区,但沙漠化除外,为全流域水平的4.7倍,下游耕地、城镇用地、水域面积和其它难利用土地变化较快,说明上、下游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变化剧烈.对中游动态度的分析表明,耕地、城镇居民用地和较难利用土地较稳定,其它土地类型的利用与覆被动态变化都很活跃,说明中游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复杂而强烈,具有变化的多向性和互动性,从而为流域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40 / 7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循环影响研究 [J].
王根绪 ;
沈永平 ;
钱鞠 ;
王军德 .
冰川冻土, 2003, (06) :653-659
[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J].
郭程轩 ;
甄坚伟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 (05) :22-26
[3]   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 [J].
王根绪 ;
马海燕 ;
王一博 ;
常娟 .
冰川冻土, 2003, (04) :359-367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5]   LUCC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 [J].
陈百明 ;
刘新卫 ;
杨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22-29
[6]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 [J].
刘盛和 ;
何书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33-540
[7]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刘彦随 ;
陈百明 .
地理研究, 2002, (03) :324-330
[8]   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 [J].
马明国 ;
角媛梅 ;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1) :68-72
[9]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 [J].
刘湘南 ;
黄方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87-92
[10]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