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浙江现象”及形成机制探究

被引:21
作者
李建设 [1 ]
王章明 [2 ]
顾耀东 [1 ]
机构
[1] 宁波大学大健康研究院
[2]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游泳; 浙江现象; 形成机制; 中国;
D O I
10.16469/j.css.201706003
中图分类号
G861.1 [游泳];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何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一是需全社会形成推崇运动的文化氛围,并成为儿童青少年的积极生活方式;二是有源流不断的运动后备人才、长盛不衰的优势项目和不断涌现的运动明星;三是有系统、科学、合理的赛制安排与符合各学段儿童青少年教育教学及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方式;四是有一批慧眼识英才的高水平基层教练员及其不急于求成的、重在夯实基础的奠基训练;五是有一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训科医"保障团队并善于"走出去"接受名帅托管训练模式。中国游泳"浙江现象"的出现,就是以上核心要素经过数十年的优化、创新和完善所结下的硕果,也是形成"中国游泳看浙江"的机制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 [J].
吴重涵 ;
张俊 ;
王梅雾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03) :15-27
[3]   孙杨备战伦敦奥运会转身技术改进与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 [J].
张跃 ;
李建设 ;
杨红春 ;
应春意 .
体育科学, 2013, 33 (09) :85-90
[4]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竞技体育“地方现象”的理性思考——以奥运冠军“南通现象”为例 [J].
浦义俊 ;
刘昌亚 ;
邰崇禧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0 (03) :263-266
[5]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转型的“浙江实践”探索 [J].
李建设 .
体育科学, 2012, 32 (06) :3-13
[6]   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J].
胡小明 .
体育科学, 2011, 31 (06) :5-9
[7]   重塑我国训练理论的运动生物学基础 [J].
陈小平 .
体育科学, 2010, 30 (11) :17-23
[8]   论我国2008年奥运会潜优势项目的确定与超常规发展策略 [J].
田麦久 ;
石岩 ;
黄竹杭 ;
许小冬 ;
蔡睿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12) :1585-1592
[9]   我国青少年业余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
严蓓 .
体育科学, 2004, (06) :60-63
[10]  
Sink or swim: Adversity- and growth-related experiences in Olympic swimming champions[J] . Karen Howells,David Fletcher.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