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差异分析——理论探讨与上海的实证

被引:21
作者
张翼飞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意愿价值评估法(CVM); 生态服务价值;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福利测度;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8.04.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在意愿价值法(CVM)评估生态服务价值应用中呈现的违背理论预期的巨大差异,是CVM方法有效性受到质疑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国际研究的重点。国内由于缺乏该方面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影响了CVM在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由此势必影响到以此为基础的相关环境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应用CVM评估上海景观内河的生态价值,不仅证实了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的分布差异,与国外研究成果相比,呈现差异更大、范围更分散的特征。通过计量手段,揭示了差异的一般经济学因素和我国的特殊影响因素,如户籍因素、收入差距等,并建议:在中国应用CVM中选择价值测度指标时,应充分考虑收入差距、地区差距、二元结构等我国转型经济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