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15
作者
焦帅涛 [1 ]
孙秋碧 [2 ]
机构
[1]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空间SAR; 数字鸿沟;
D O I
10.13778/j.cnki.11-3705/c.2021.07.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基于2013—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四维视角构建我国省际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SAR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2013—2018年间呈现出上升趋势;(2)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和"数字鸿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排序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3)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4)城镇化、人力资本、政府行为、经济增长水平、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高级化等均会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正面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测度方法,为研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提供了新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J].
赵涛 ;
张智 ;
梁上坤 .
管理世界, 2020, 36 (10) :65-76
[2]   中国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框架设计研究 [J].
向书坚 ;
吴文君 .
统计研究, 2019, 36 (10) :3-16
[3]   ICT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与效应分析 [J].
郭美晨 ;
杜传忠 .
统计研究, 2019, 36 (03) :3-16
[4]   突破“双向挤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 [J].
谢康 ;
廖雪华 ;
肖静华 .
经济学动态, 2018, (05) :42-54
[5]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应用初探 [J].
张雪玲 ;
焦月霞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4) :32-40+157
[6]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7]   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 [J].
何枭吟 .
现代经济探讨, 2013, (03) :39-43
[8]  
信息技术对中国TFP增长影响估算:1980~2003[J]. 施莉,胡培.预测. 2008(03)
[9]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 [J].
康铁祥 .
当代财经, 2008, (03) :118-121
[10]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