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信号的探测分析及其模糊识别研究

被引:8
作者
项震 [1 ]
刘明 [1 ]
李鹏 [2 ]
郑毅 [2 ]
范江兵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防化研究院
关键词
闪电; 光电信号; 同步探测; 统计分析; 模糊数学理论; 闪电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自主研发的基于DSP片上系统的闪电光电信号同步探测与定位系统,对2009年8月杭州地区自然闪电的光辐射信号和电磁脉冲信号进行了同步探测。从信号时域特征的角度对获得的闪电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光电信号在信号开始时间差、到达峰值时间差、脉冲上升沿时间差和脉冲宽度时间差等4个特征上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闪电光信号脉冲的发生时间和峰值到达时间均滞后于电信号,且脉冲上升沿宽度和脉冲宽度比电信号宽;云闪信号的上述四个特征值均比地闪信号大。最后,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上述4个特征作为模糊识别特征,建立模糊隶属度函数,对闪电类型进行了识别研究,识别率达到95%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闪电电场变化波形时域分析的闪电分类与自动识别.[A].刘恒毅;董万胜;张义军;王涛;邱实;.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2007,
[2]   闪电瞬态电场信号波形去噪方法附视频 [J].
李鹏 ;
郑毅 ;
张义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2) :2055-2059
[3]   闪电光电信号的同步观测与闪电类型模式识别 [J].
李鹏 ;
郑毅 ;
张义军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09) :1512-1516
[4]  
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核爆与闪电电磁脉冲信号识别研究.[A].李鹏;郑毅;宋立军;曹保锋;张雪芹;梁睿;.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2008,
[5]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structure and optical emission from cloud-top to the ionosphere.[J].Mengu Cho;Michael J. Rycroft.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1998, 7
[6]  
掌纹的模糊识别方法研究.[D].雷贞贞.东北师范大学.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