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人嶂-梅子窝钨矿研究新进展

被引:27
作者
韦龙明 [1 ]
汪劲草 [1 ]
朱文凤 [2 ]
林锦富 [1 ]
金凌志 [3 ]
冯日照 [4 ]
周莉莉 [4 ]
何勇华 [4 ]
张少琴 [4 ]
邓红卫 [4 ]
机构
[1] 桂林工学院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2] 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3] 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4]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钨矿床; 石英脉; “五层楼”叠加; 银矿化; 伴生组分; 石人嶂; 梅子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7 [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钨矿脉的"五层楼"模式在纵剖面上具正扇形结构,横剖面上具树形分叉结构,平面上沿构造带呈定向脉组(群)分布。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两期石英脉型钨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互相叠置,纵向上"五层楼"相互错位,构成"五层楼"叠加,这对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伴生组分查定发现,Ag含量>10-6的样品占57%,最高达2 584.7×10-6,普遍达到综合利用要求,可以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为缓解矿山资源危机开辟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石人嶂钨矿构造应力分析 [J].
胡世杰 .
南方金属, 2006, (04) :36-40
[2]   矿体的侧伏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J].
汪劲草 ;
王蓉嵘 ;
周瑶 ;
万方良 ;
陈彬彬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6, (03) :305-309
[3]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金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有效新方法 [J].
李惠 ;
张国义 ;
禹斌 ;
张连发 ;
王支农 ;
李德亮 ;
王志远 .
矿产与地质, 2005, (06) :683-687
[4]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 [J].
李惠 ;
张国义 ;
王支农 ;
张文华 ;
陈军胜 ;
高延龙 ;
贺永利 ;
赵宗勤 ;
王志远 .
地质与勘探, 2004, (04) :51-54
[5]   西华山-棕树坑地区钨矿分布规律 [J].
梅勇文 .
地质与勘探, 1985, (04) :11-16
[7]  
矿床学教程[M]. 地质出版社 , 姚凤良, 2006
[8]  
矿床地质原理[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郑明华等编著, 1993
[9]  
矿床学[M]. 地质出版社 , 袁见齐等主编, 1985
[10]  
脉状钨矿床成矿预测理论[M]. 科学出版社 , 柳志青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