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分布面积几近全部,其中对土壤盐碱化关系最密切又最便于改造利用的浅层咸水(顶界面小于10米)分布面积就占50%.深层(250~420米及350~580米的第Ⅲ及第Ⅳ含水组)有70%左右的地方分布有碱性水(pH>8.0,SSP>80%,水中含有苏打、小苏打碱性盐).同时,深层碱性水与浅层咸水还有同地相伴存在的特点.浅层咸水因含有较多盐分,利用不当极易引起土壤积盐而发生“次生”盐渍化.深层碱性水因富含苏打盐,用于灌溉又会引起土壤的苏打累积而发生“次生”碱化.如何改造利用深层碱性水和浅层咸水,已成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治土壤盐碱化及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咸所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开始了本试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