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的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苗进
吴孔明
李国勋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山东莱阳农学院 北京
[3]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4] 保定
[5] 北京
[6] 莱阳
关键词
大豆蚜; 生物学; 大豆; 综合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大豆蚜是我国大豆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大豆蚜已先后侵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大豆种植区,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本文综述了大豆蚜翅蚜分化、寄主适应性、嗅觉的进化、取食行为、大豆抗性、天敌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温度和光周期对棉蚜性蚜产生的诱导 [J].
龚鹏 ;
张孝羲 .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04) :318-324
[2]   1998年绥化地区大豆蚜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J].
孙博 ;
梁书宝 ;
赵伟霞 .
大豆通报, 2000, (01) :8-8
[3]   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研究进展 [J].
侯照远 ;
严福顺 .
昆虫学报, 1997, (01) :94-107
[4]   大豆蚜虫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 [J].
王素云,暴祥致,孙雅杰,陈瑞鹿,翟保平 .
大豆科学, 1996, (03) :243-247
[5]   大豆害虫及其节肢动物天敌初步调查 [J].
夏纪 ;
淑仁 ;
夏桂平 .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01) :55-59
[6]   大豆蚜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上的口针刺吸行为 [J].
韩心丽,严福顺 .
昆虫学报, 1995, (03) :278-283
[7]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J].
杜永均,严福顺,韩心丽,张广学 .
昆虫学报, 1994, (04) :385-392
[8]   大豆蚜有翅蚜产生的原因 [J].
吕利华 ;
陈瑞鹿 .
昆虫学报, 1993, (02) :143-149
[9]   大豆植株内次生化合物木质素含量与大豆抗蚜性的关系 [J].
胡奇 ;
赵建伟 ;
崔德文 .
植物保护, 1993, (01) :8-9
[10]   大豆叶片氮素含量与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utsumura)发生量的关系 [J].
胡奇 ;
张为群 ;
姚玉霞 ;
鄢淑琴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4) :103-1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