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

被引:8
作者
于雪锋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侵权法; 可预见性; 直接限制; 间接限制;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6.04.016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侵权法中的可预见性标准既体现了过错责任的一般思想,也体现了因果关系链合理切断的需要。因此,可预见性规则可谓是融可归责性与责任限制于一体的规则。尽管过失与近因的判断都要考虑到预见性问题,但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在过失侵权中,后者是在前者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细致化判断。此外,预见性问题在过失与近因判断中的重叠出现,有助于反思侵权构成要件的判断流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英美侵权法上注意义务研究.[D].王钦杰.山东大学.2009, 05
  • [2] 韦氏法律词典.[M].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股份有限公司;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 [3] 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M].冯珏;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 [4] 侵权法上注意义务比较研究.[M].廖焕国; 著.法律出版社.2008,
  • [5] 法律中的政治.[M].(美) 凯瑞斯; 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 [6] 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陈聪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7] 法律中的因果关系.[M].(美) 哈特; (美) 奥诺尔;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 [8] 英美法.[M].(日)望月礼二郎著;郭建;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
  • [9] 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M].陈聪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10] 侵权行为法研究.[M].王利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