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偶极子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英文)

被引:54
作者
李崇银
穆明权
机构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海温异常(SSTA); 亚洲季风; 气候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赤道印度洋SST的分析研究证实了偶极子型振荡的存在,它在9-11月较强而在1-4月较弱。若以海温西高东低为偶极子振荡正位相,以海温东高西低为负位相,则一般是正位相时振荡要强于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也存在年际(主要周期为4-5年)和年代际(主要周期为25-30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洋偶极子对亚洲季风活动有明显影响,因为亚洲地区对流层低层的风场,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都与印度洋偶极子有关。另外,印度洋偶极子还对北美和南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和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和气流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阿拉伯海—南海海温距平纬向差异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J].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1991, (01) :33-42
[2]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
[3]  
Interdecadal changes of surface temperature since thelate nineteenth century .2 Parker,D. E,P D Jones,C K. Folland,A. Bevan. J Geophys Re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