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道填充型溶腔溃水机制及风险识别

被引:12
作者
刘新荣 [1 ]
张旭东 [1 ]
黄明 [1 ,2 ]
李晓红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溶溃水; 岩溶水规模; 风险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7.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结合国内外岩溶隧道修建过程中涌、突水灾害的特征分析,将大体量且有一定静储量的高压岩溶水瞬间释放,并伴随突泥、突巨石的特殊涌水定义为岩溶溃水;基于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特大岩溶溃水灾害分析,得到了岩溶溃水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岩溶溃水的机理获得了构成岩溶溃水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并结合现场工程经验,对岩溶溃水风险发生的几个门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确定;针对溃水风险识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超前水平钻探并结合放水试验和闭水试验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突水来源分析 [J].
金新锋 ;
夏日元 ;
梁彬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 (02) :71-74+80
[2]   岩溶隧道突水灾变过程分析及控制技术 [J].
王树仁 ;
何满潮 ;
刘招伟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 (07) :613-618
[3]   岩溶区隧道涌水研究现状及建议 [J].
蒙彦 ;
雷明堂 .
中国岩溶, 2003, (04) :38-43
[4]   大型地下工程岩溶涌(突)水模式的水文地质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J].
王建秀 ;
杨立中 ;
何静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4) :49-52
[5]  
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邹成杰等编著, 1994
[6]  
A model of the early evolution of karst aquifers in limestone in the dimensions of length and depth[J] . 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