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

被引:14
作者
周跃宗 [1 ]
雷卞军 [1 ]
赵永刚 [1 ]
周晓东 [2 ]
周慧成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环境; 孔隙演化; 嘉陵江组二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区嘉二段发育白云岩、膏岩、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属于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相。砂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鲕粒灰岩和砂屑灰岩具有储集意义。嘉二段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潮上蒸发成岩环境、大气水混合成岩环境、浅-中深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近地表(蒸发泵和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埋藏期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 压实、压溶、两期石膏胶结作用及粒状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针对嘉二段的颗粒碳酸盐岩和非颗粒碳酸盐岩,确立了6种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5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川东嘉二段气藏形成的沉积、成岩控制作用 [J].
曾伟 ;
强平 ;
徐建斌 ;
代宗仰 ;
黄继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38-41+4+11
[2]   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嘉二段储层成因模式 [J].
曾伟 ;
强平 ;
黄继祥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1) :82-86
[3]  
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M].方少仙;侯方浩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4]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5]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郭正吾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