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9
作者
康家瑞
刘志斌
杨荣斌
机构
[1] 不详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 阜新市; 叠图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阜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将阜新市区的土地按利用方式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用地和绿化用地,选取16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构建了多层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计算隶属度值,构成了隶属度矩阵并导入GIS数据库,从而使模糊评价法与GIS相互关联,实现了二者在相关评价数据上的过渡。运用AHP法确定了各层因子的权向量,结合隶属度矩阵综合评价后形成单一用地方式专题图,再将4张不同用地方式专题图在MapInfo中叠加,构成土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上适中,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偏低,东部相对较高。评价结果为阜新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评价 [J].
穆瑞欣 ;
陈晓红 ;
游达明 .
系统工程, 2010, 28 (01) :113-117
[2]   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的新思路——GI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J].
刘庄 ;
谢志仁 ;
沈渭寿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63-168
[3]   交通建设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J].
郑顺义 ;
曾学贵 .
中国公路学报, 2001, (04) :97-100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的理性思考 [J].
姜志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57-61
[5]  
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振旺.河北工业大学. 2002
[6]  
建设项目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程水源等编著, 2003
[7]  
设计结合自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美)麦克哈格(Mcharg, 1992
[8]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for the upper Gila River watershed [J].
Steiner, F ;
McSherry, L ;
Cohen, J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50 (04) :1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