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ISSR-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于红梅 [1 ]
林英任 [1 ]
韩加军 [2 ]
刘艳兵 [2 ]
唐燕平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CR反应条件; 优化;
D O I
10.13341/j.jfr.2007.04.011
中图分类号
Q93 [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5 ; 100705 ;
摘要
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的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8+232 +2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李旻 ;
王四宝 ;
樊美珍 ;
李增智 ;
黄勇平 .
遗传, 2006, (08) :977-983
[2]   黑木耳ISSR-PCR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 [J].
唐利华 ;
肖扬 ;
边银丙 .
菌物研究, 2005, (04) :15-18
[3]   皮下盘菌属及其近似类群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J].
何宇峰 ;
王士娟 ;
叶光斌 ;
林英任 .
菌物研究, 2005, (02) :5-9
[4]   利用氯化苄提取适于分子生物学分析的真菌 DNA [J].
朱衡 ;
瞿峰 ;
朱立煌 .
真菌学报, 1994, (01) :34-40
[5]  
王培训等主编.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药鉴别[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6]  
卢圣栋主编.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7]  
林万明等编写.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