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岩热模拟方法研究海相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7
作者
田静 [1 ]
王云鹏 [1 ]
刘德汉 [1 ]
卢家烂 [1 ]
李永新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全岩热模拟; 海相烃源岩; 生烃动力学; 生排烃;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地质条件下烃源岩的生排烃情况,采用块状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并运用生烃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其生烃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开始排烃的时间略晚于开始大量生烃的时间,排烃持续时间长于生烃期。而不同的升温速率对大量生烃期、生烃率及排烃效率均有影响。川东北地区下二叠统海相烃源岩在晚三叠纪(220Ma)进入主生烃期,晚侏罗纪中期(160Ma)主生烃期结束;在晚三叠纪(218Ma)进入主排烃期,晚侏罗纪中期(155Ma)排烃期结束。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113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烃源岩排烃特征研究 [J].
周杰 ;
庞雄奇 ;
李娜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1) :59-64
[2]   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确定海相有机质的主生气期及其初步应用 [J].
王云鹏 ;
赵长毅 ;
王兆云 ;
王红军 ;
邹艳荣 ;
刘金钟 ;
赵文智 ;
耿安松 ;
刘德汉 ;
卢家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53-158
[3]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陈中红 ;
查明 .
地球化学, 2005, (01) :79-87
[4]   煤成气生气量热模拟实验条件对比综述 [J].
曹建军 ;
孔凡顺 ;
彭木高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14-16+82
[5]   全岩热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J].
谢增业 ;
蒋助生 ;
张英 ;
李剑 ;
胡国艺 ;
王春怡 ;
李志生 ;
罗霞 .
沉积学报, 2002, (03) :510-514
[6]   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灰质页岩热模拟实验 [J].
方杰 ;
顾连兴 ;
方杰 ;
刘宝泉 ;
郭树之 ;
刘井旺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3) :345-355
[7]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M].庞雄奇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8]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9]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庞雄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