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石漠化地区几种生态恢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被引:26
作者
何成新
黄玉清
李先琨
王晓英
汪青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 生态恢复;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9 [植物生理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选择石漠化地区树种任豆树、金银花和苦丁茶的植株为对象,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蒸腾、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研究其光合、蒸腾、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在岩石裸露率高、地表水缺乏、白天温度极高的石漠化地区,对任豆和苦丁茶进行光响应模拟表明,两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88μmol.m-2.s-1、4.58μmol.m-2.s-1。从气体交换特征日变化看出,这三种植物均有光合午休现象,任豆午休程度最弱而苦丁茶最强,光合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胞间CO2浓度Ci与气孔限制Ls关系分析,任豆和金银花的光合作用上午以气孔限制为主,下午有非气孔因素影响,而苦丁茶则以非气孔限制为主。任豆树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金银花次之,而苦丁茶最小。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地表缺水并不是石漠化地区简单唯一的限制因子,高温胁迫也造成该区植物同化CO2减少的原因。根系的下扎能力也应是石漠化地区植物长期存活的关键。因此通过人工诱导构建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时一定要考虑植物本身的根系遗传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126 +1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岩溶石漠化治理优良先锋植物种类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黄玉清
    王晓英
    陆树华
    汪青
    赵平
    [J]. 广西植物, 2006, (02) : 171 - 177
  • [2]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
    李阳兵
    谭秋
    王世杰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 27 - 34
  • [3] 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
    向悟生
    李先琨
    吕仕洪
    陆树华
    覃家科
    欧祖兰
    区智
    [J]. 生态科学, 2004, (01) : 25 - 31
  • [4]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许大全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 241 - 244
  • [5] 广西岩溶地区“神山”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李先琨,苏宗明
    [J].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5, (03) : 38 - 44
  • [6] 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张正斌编著, 2003
  • [7] Physiological basis of spacing effects on tree growth and form in Eucalyptus globulus
    Henskens, FL
    Battaglia, M
    Cherry, ML
    Beadle, CL
    [J].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2001, 15 (06): : 365 - 377
  • [8] Positive interactions among plants
    Callaway, RM
    [J]. BOTANICAL REVIEW, 1995, 61 (04) : 306 - 349
  • [9] Two mechanisms of recovery from photoinhibition in vivo: Reactivation of photosystem II related and unrelated to D1-protein turnover[J] . Joachim Leitsch,Barbara Schnettger,Christa Critchley,G. Heinrich Krause.Planta . 1994 (1)
  • [10] Photoinhibition at chilling temperature[J] . S. Somersalo,G. H. Krause.Planta . 19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