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水中摇蚊幼虫的孳生与生态控制

被引:10
作者
孙兴滨 [1 ]
崔福义 [1 ]
张金松 [2 ]
卜祥菊 [1 ]
刘丽君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2] 深圳水务集团水技术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摇蚊幼虫; 富营养化; 下行效应; 生物操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饮水消毒、水生物防除];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摇蚊幼虫(红虫)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出现,成为困扰水厂正常生产运行的又一水处理难题。首先对其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生态群落中的食物链关系,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摇蚊幼虫大量孳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合理的生物操纵技术,通过鱼类与水生生物间的“下行效应”,以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摇蚊幼虫孳生为目的的生态治理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体中摇蚊幼虫的孳生规律及其控制途径 [J].
崔福义 ;
安东 ;
孙兴滨 ;
张金松 ;
刘丽君 ;
陈益清 ;
姚立三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07) :1-4
[2]   不同污染程度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比较 [J].
熊金林 ;
梅兴国 ;
胡传林 .
湖泊科学, 2003, (02) :160-168
[3]   净水工艺中红虫污染治理的研究动态 [J].
周令 ;
张金松 ;
雷萍 ;
梁明 .
给水排水, 2003, (01) :25-28
[4]   放养鱼类对淡水生态环境的下行影响(综述) [J].
钟金香 ;
林小涛 ;
许忠能 ;
颉晓勇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1, (05) :131-136
[5]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J].
赵文 ;
董双林 ;
张美昭 ;
张兆琪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 (03) :239-243
[6]   水体污染与水生动物 [J].
谢建春 .
生物学通报, 2001, (06) :10-11
[7]   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 [J].
徐希莲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 (01) :66-70
[8]   西湖与青山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 [J].
吴洁 ;
王国龙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S1) :17-19
[9]   安徽太平湖水库饵料生物资源及其变化研究 [J].
况琪军 ;
庄德辉 ;
刘保元 ;
李植生 ;
陈旭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 (04) :29-33
[10]  
高级水生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建康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