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峰会扩容与地区合作机制的演化

被引:8
作者
田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东亚峰会; 美国; 地区合作机制; 制度设计; 制度互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从成员资格、议题范围、集中程度、灵活性和控制权五个维度上看,东亚峰会的制度设计具有一系列的自身特点。随着美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东亚峰会,东亚峰会在成员资格上的跨地区主义色彩更加突出,但东亚峰会的制度设计并不会因此发生重大的改变。基于东亚峰会与"10+3"、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在制度设计上的差异,美国加入东亚峰会后主要地区合作机制仍会维持交叠式的互动,不大可能转向嵌套式和集束式的互动。鉴于东亚合作制度化的内生困境,中国需要在坚持开放地区主义原则的同时加强与美国在地区合作问题上的沟通。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 [J].
宋伟 .
当代亚太, 2010, (05) :6-21+5
[2]   东亚峰会吸收美俄参加及其影响 [J].
张铁根 .
亚非纵横, 2010, (05) :7-11+59
[3]   美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 [J].
张小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7) :4-16+155
[4]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 [J].
林利民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7, (11) :1-6
[5]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J].
吴心伯 .
国际问题研究, 2007, (05) :47-52+18+71
[6]   论东亚峰会及与美国的关系 [J].
任晓 .
国际问题研究, 2007, (04) :49-54
[7]   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 [J].
秦亚青 ;
魏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3) :7-15+4
[8]  
亚当·斯密在北京[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意) 阿里吉, 2009
[9]  
APEC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盛斌, 2005
[10]  
从哑铃到橄榄[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苏浩,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