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太华变质杂岩原岩建造及时代二分的新认识

被引:18
作者
涂绍雄
机构
[1]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太华变质杂岩; 原岩建造类型; 时代二分; 古剥蚀面; 太华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研究了河南鲁山地区太华变质杂岩的岩性单元和原岩建造类型,结合构造变形和同位素年龄资料分析,认为该杂岩可能包括时代不同的两套深变质岩群.下部岩群属上太古界,由洋壳环境的拉斑玄武岩建造和含铁沉积-火山建造组成;上部岩群可能属下元古界,由陆壳环境的孔兹岩系(含炭沉积岩建造)和富钠火山岩系(细碧角斑岩建造)组成. 两岩群之间构造不协调,接触处有一层厚1~2m的富石榴石深变质岩(石英榴闪岩),可能为风化剥蚀面产物经深变质而成,表明本区在由晚太古代洋壳演化到早元古代大陆地壳过程中,曾经历了一个长期风化剥蚀阶段,根据现有年龄资料推测,与这个古风化剥蚀面相应的构造运动年龄为2500Ma,建议命名为太华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解体 [J].
丁莲芳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5, (03) :63-63
[2]   鲁山太华群麻粒岩相岩石形成的地球化学限制 [J].
徐启东,高山,刘庆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4, (03) :214-226
[3]   河南中部晚太古代登封群和太华群成岩构造环境和区域变质带的讨论 [J].
涂绍雄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1) :39-56
[4]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M]. 地质出版社 , 王仁民等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