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分析
被引:21
作者:
顾月
[1
]
陈辰
[1
]
程科萍
[2
]
涂志斌
[1
]
张徐军
[1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管理科
[3] International Affiliate Faculty,Center for Injury Research and Policy,The Research Institute at 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来源:
关键词:
医生;
护士;
职业暴露;
针刺伤;
锐器刺伤;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 [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及卫生部门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方法,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800名医务人员过去一年内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641人问卷有效完整,医生239人,护士348人,其他工作类别54人。对资料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641名医务人员,373名发生过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58.19%。不同工作类别及不同工作科室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器针头、玻璃、头皮针输液器针头及缝合针是造成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主要器具,其中医生以缝合针伤害率(48.21%)明显高于护士(6.72%),护士以注射器针头、头皮针输液器针头以及玻璃的伤害率(71.15%、59.68%、49.04%)明显高于医生(46.43%、6.25%和1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生以抽取体液或组织标本、冲洗伤口、缝合、剪断和切开伤害率明显高于护士,护士以注射、静脉输液、经肝素帽封管、连接静脉输液管路、抽取动脉血或静脉血伤害率明显高于医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发生较普遍,漏报严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操作规范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