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农家乐专业村的网络空间中心性

被引:22
作者
琚胜利 [1 ,2 ]
陶卓民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外语学院
关键词
农家乐专业村; 网络空间; 中心性; 南京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3.015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农家乐专业村的旅游收入、旅游资源等级、旅游区位条件、村庄之间的最短距离等作为专业村空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因子,构建了南京市农家乐专业村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南京市农家乐专业村的空间网络结构,揭示了农家乐专业村空间中心性。发现南京市农家乐村庄网络体系中,世凹桃源村为一级核心,长江渔村、香樟园村为次一级核心,锁石村、山凹村、大山村为区域二级核心,联合村、茉莉花村为三级核心。从区域看,江宁区农家乐专业村在网络中整体影响力最大,较大的有栖霞区、浦口区,其次为溧水区、高淳区,最小的为六合区。围绕核心村庄,南京市农家乐专业村可以规划出城南近城、城北近城、城南中郊、城南远郊、城北远郊等六个专业村群落。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京市农家乐专业村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张永青 ;
虢佳花 .
中国乡镇企业, 2014, (05) :78-81
[2]   南京农家乐专业村发展情况调查 [J].
王巨华 ;
虢佳花 .
江苏农村经济, 2014, (04) :52-54
[3]   浙江农家乐特色村(点)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J].
王莹 ;
许晓晓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5) :524-531
[4]   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陈建设 ;
朱翔 ;
徐美 .
旅游学刊, 2012, 27 (09) :34-39
[5]   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 [J].
张洪 ;
夏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12) :2116-2121
[6]   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提升研究——以蓝田县为例 [J].
刘晓霞 ;
王兴中 ;
翟洲燕 ;
常芳 .
人文地理, 2011, 26 (05) :138-142
[7]   基于逆向重力模型的城市质量测算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金凤君 ;
刘鹤 ;
许旭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4) :485-490
[8]   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陈浩 ;
陆林 ;
郑嬗婷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57-266
[9]   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 [J].
杨效忠 ;
张捷 ;
叶舒娟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826-832
[10]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J].
刘法建 ;
张捷 ;
章锦河 ;
陈冬冬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114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