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40例

被引:13
作者
金杰
于浩
陈海燕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丹红注射液; 临床疗效;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0.08.004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银杏达莫(杏丁)注射液对照组,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静滴上述两种药物,疗程28d,观察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液高切黏度、血液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当;在改善中医证候、血浆黏度、血浆ET-1和血清NO含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疗效,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黏度、促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减少释放ET-1、改善舒血管介质和缩血管介质的平衡失调,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血管性痴呆.[M].田金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内皮素.[M].汤健等编著;.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3]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J].
金健中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12) :838-839
[4]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 [J].
田金洲 ;
韩明向 ;
涂晋文 ;
杨承芝 ;
杨惠民 ;
邹忆怀 ;
刘恒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5) :16-24
[5]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中的双重作用 [J].
高维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 (06) :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