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8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的变化

被引:25
作者
赵林 [1 ,2 ]
刘广岳 [1 ,2 ]
焦克勤 [1 ,2 ]
李韧 [1 ,2 ]
乔永平 [1 ,2 ]
ChienLu Ping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关键词
天山; 乌鲁木齐河源; 多年冻土; 冻土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多年冻土变化的研究,对于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由多年冻土变化引起的植被土壤演化、水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1991以来河源区海拔3500m左右的气温、降水、地温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源区的活动层呈逐渐增厚趋势,最大活动层厚度出现在2007年,达到1.60m,较1992年增加了0.35m;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变化与河源区夏半年(5-10月)的水热状况密切相关,活动层厚度随融化指数、夏半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多年冻土年变化深度由1993年的10m增加到12m左右;年平均地温上升明显,由1993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1.0℃.年变化层以下的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年均增温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推断长期持续的气候变暖是导致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升温的主要驱动力.估算2008年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约为86.8m,较1992年减小了7.7m,河源区多年冻土很可能正在发生自下而上的迅速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