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C、N、P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从怀军 [1 ,2 ]
成毅 [3 ]
安韶山 [1 ,2 ]
李第红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措施; 黄土丘陵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33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黄土丘陵典型地区-宁夏固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柠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含量均表现为撂荒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微生物量氮以人工草地略低,撂荒地和柠条林地较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地利用方式关系密切。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物复混肥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J].
赵兰凤 ;
李华兴 ;
刘远金 ;
张丽娟 ;
缑武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6-10
[2]   土壤微生物量作为土壤肥力指标的探讨 [J].
张海燕 ;
肖延华 ;
张旭东 ;
李军 ;
席联敏 .
土壤通报, 2006, (03) :422-425
[3]   黄土丘陵区柠条林改良土壤作用的研究 [J].
安韶山 ;
黄懿梅 .
林业科学, 2006, (01) :70-74
[4]   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溶液中全氮含量的影响条件研究 [J].
杨绒 ;
赵满兴 ;
周建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2) :107-111
[5]   云南保山西庄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 [J].
沙丽清 ;
邱学忠 ;
甘建民 ;
许建初 ;
高富 ;
艾夕辉 .
生态学杂志, 2003, (02) :9-11+23
[6]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演变 [J].
姜培坤 ;
周国模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112-114+127
[7]   水旱轮作下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雷宝坤 ;
储国良 ;
王全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49-552
[8]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9]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ing Systems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Acid Soils[J] . Z.L He,X.E Yang,V.C Baligar,D.V Calvert.Advances in Agronomy . 2003
[10]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under global change[J] . N.S. Panikov.Applied Soil Ecology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