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对象救助与就业问题博弈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磊
机构
[1] 辽宁大学
关键词
低保对象; 救助与就业; 博弈分析;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9.05.018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F249.2 [中国];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如何平衡救助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社会救助政策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保尽保"目标早已实现。但是,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却逐渐成为低保对象的主体,低保群体的制度依赖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与低保对象在不同模式下救助、就业间的博弈问题,旨在寻找城市低保制度中救助与就业的最佳平衡点,建立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积极就业的利益导向机制,以期为我国低保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低保基层实践问题刍议 [J].
王磊 .
宁夏社会科学, 2008, (05) :75-78
[2]   在反福利依赖中社会工作对社会政策方面的介入 [J].
邓蓉 ;
周昌祥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11) :227-229
[3]   城市低保与就业问题的经济分析 [J].
章彬 ;
高向东 .
江淮论坛, 2007, (03) :54-57
[4]   城市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制度安排研究——以上海为例 [J].
黄晨熹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137-160+245
[5]   我国低保制度演进的经济学解析 一个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动态博弈模型 [J].
张同龙 .
南方经济, 2007, (01) :12-22
[6]   失业者的再就业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微观分析 [J].
慈勤英 ;
王卓祺 .
社会学研究, 2006, (03) :135-150+244
[7]   国外再就业工程及其借鉴意义 [J].
宾建成 .
江西社会科学, 2001, (08) :114-116
[8]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9]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0]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孙立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