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被引:30
作者
陈立国
机构
[1] 大连铁道学院
关键词
体育; 场馆; 全民健身; 社区居民; 学校体育工作; 课外体育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7.01 [体育教学理论、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体育而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已经成为解决二者固有问题的一条良好道路。但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大都看到了问题所在,对学校与社区的联合研究大都是宏观或制度层面的,鲜有如何发挥利用两者的人力、物力和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本文试图就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具体内容予以论述。 一、新时期的界定及其特点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时期主要是指知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启示之研究 [J].
李海 ;
董永顼 ;
闫华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4) :8-10
[2]   社区体育建设的难点 [J].
王锋 ;
许惠玲 ;
梁俊雄 .
体育学刊, 2002, (06) :15-17
[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参与 [J].
朱俊玲 .
浙江体育科学, 2002, (05) :26-28
[4]   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 [J].
郁建亚 ;
吴明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5-16+8
[5]   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J].
谢军 ;
冯道光 ;
蚁秸云 ;
范国梁 ;
刘彩云 .
体育学刊, 2002, (02) :22-25
[7]   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建设探析 [J].
马英 .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 (01) :94-98
[8]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 [J].
樊炳有 .
体育与科学, 2001, (06) :27-29+2
[9]   社区教育模式及其本质 [J].
杨燕燕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15-117
[10]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途径 [J].
邹师周莹郭殿祥 .
中国学校体育, 2001, (04)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