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震旦系碳同位素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彭花明
郭福生
严兆彬
夏菲
杨志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震旦系; 碳同位素异常; 地质意义; 江山; 浙江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6.001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同位素已成为研究震旦纪地质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征主要与古海洋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及其氧化程度有关,具体表现为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升高和(或)有机质氧化程度降低,δ13C值增大;反之,δ13C值减小。浙江江山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东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与华夏古陆毗邻。江山震旦系地层出露齐全,顶底完整。通过分析其中48个碳同位素数值特征发现,该区震旦系碳同位素特征有四处异常,这些异常出现在地质界线(系、组、段的分界线)附近,是地质事件的反映,即陡山沱组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是“雪球地球”事件的反映;陡山沱组中部碳同位素负漂移是海平面下降和(或)洋流翻转的反映;陡山沱组顶部与灯影组底部交界附近的碳同位素负异常是海平面下降的反映;灯影组顶部的碳同位素异常是震旦系与寒武系边界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强烈变化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贵州乐康剖面茅口阶-吴家坪阶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响应 [J].
彭冰霞 ;
王岳军 ;
范蔚茗 ;
彭头平 .
地球化学, 2006, (02) :126-132
[2]   解读国际地层委员会2004年前寒武纪地层表及2004—2008年参考方案 [J].
陆松年 ;
王惠初 ;
李怀坤 .
地层学杂志, 2005, (02) :180-187
[3]   国际新元古代年代地层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J].
尹崇玉 .
地层学杂志, 2005, (02) :178-179+214
[4]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剖面碳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J].
郭庆军 ;
刘丛强 ;
Harald Strauss ;
Tatiana Goldberg ;
杨卫东 .
矿物岩石, 2005, (02) :75-80
[5]   华南陡山沱期古地理环境及“雪球地球”研究新进展 [J].
孙知明 ;
杨振宇 ;
裴军令 ;
Jean BESSE ;
Melina MACOUIN ;
Stuart GILDER ;
Magali ADER .
地质通报, 2004, (08) :728-731
[6]   新元古代的“雪球地球” [J].
储雪蕾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3) :233-238
[7]   扬子地台灯影组碳酸盐岩中的硫和碳同位素记录 [J].
张同钢 ;
储雪蕾 ;
张启锐 ;
冯连君 ;
霍卫国 .
岩石学报, 2004, (03) :717-724
[8]   贵州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碳酸盐岩帽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J].
姜立君 ;
张卫华 ;
高慧 ;
杨瑞东 .
地球学报, 2004, (02) :170-176
[9]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 [J].
郭庆军 ;
刘丛强 ;
Harald Strauss ;
Tatiana Goldberg .
地球学报, 2004, (02) :151-156
[10]   “雪球”假说与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冰川事件 [J].
陈鹏 ;
徐备 ;
郑海飞 .
新疆地质, 2004, (01) :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