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震旦系碳同位素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彭花明
郭福生
严兆彬
夏菲
杨志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震旦系; 碳同位素异常; 地质意义; 江山; 浙江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6.001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同位素已成为研究震旦纪地质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征主要与古海洋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及其氧化程度有关,具体表现为生物产率、有机质埋藏量升高和(或)有机质氧化程度降低,δ13C值增大;反之,δ13C值减小。浙江江山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东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与华夏古陆毗邻。江山震旦系地层出露齐全,顶底完整。通过分析其中48个碳同位素数值特征发现,该区震旦系碳同位素特征有四处异常,这些异常出现在地质界线(系、组、段的分界线)附近,是地质事件的反映,即陡山沱组底部碳同位素负异常是“雪球地球”事件的反映;陡山沱组中部碳同位素负漂移是海平面下降和(或)洋流翻转的反映;陡山沱组顶部与灯影组底部交界附近的碳同位素负异常是海平面下降的反映;灯影组顶部的碳同位素异常是震旦系与寒武系边界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强烈变化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1]   湖北宜昌峡东地区震旦系层型剖面化学地层特征及其国际对比 [J].
王自强 ;
尹崇玉 ;
高林志 ;
柳永清 .
地质论评, 2002, (04) :408-415
[22]   塔里木盆地-C-O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J].
彭苏萍 ;
何宏 ;
邵龙义 ;
时宗波 ;
高云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6-30
[23]   皖南新元古代两次冰期事件 [J].
周传明 ;
燕夔 ;
胡杰 ;
孟凡巍 ;
陈哲 ;
薛耀松 ;
曹瑞骥 ;
尹磊明 ;
王金权 ;
王金龙 ;
肖书海 ;
鲍惠铭 ;
袁训来 .
地层学杂志, 2001, (04) :247-252+258
[24]   扬子地台西缘宁蒗泸沽湖地区志留系沉积旋回及锶、碳、氧同位素特征 [J].
李忠雄 ;
管士平 .
古地理学报, 2001, (04) :69-76
[25]   末元古系—寒武系底Sr、C同位素对比附视频 [J].
杨杰东 ;
张俊明 ;
陶仙聪 ;
王宗哲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4) :532-545
[26]   中国南方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的碳同位素旋回地层与突变事件 [J].
李玉成 .
地球化学, 1999, (04) :351-358
[27]   贵州瓮安地区上震旦统碳同位素特征附视频 [J].
周传明 .
地层学杂志, 1997, (02) :46-51
[28]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J].
黄思静 .
地质学报, 1997, (01) :45-53
[29]  
扬子地台震旦纪海水碳同位素的变化[J]. 王宗哲,杨杰东,孙卫国.高校地质学报. 1996(01)
[30]   古生代海洋碳同位素演化 [J].
陈锦石,闻传芬,钟华,刘培伦 .
地质科学, 1995, (04) :33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