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不同层次构造特征

被引:19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曹春潮
张军勇
段书府
陈元中
沈亚
管俊亚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石油物探局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3] 石油物探局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北京
[4] 不详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构造格局; 发育演化; 构造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盆地地层深、浅层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深层表现为陡倾的逆冲断裂构造,以断块构造为主要特征;中浅层表现为滑脱褶皱与滑脱断裂构造;地表在背斜核部发育斜列展布的正断层构造。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认识这一点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柴达木盆地中一新生代构造演化.[A].金之均;张明利;汤良杰;万天丰;李京昌;张兵山;.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9,
[2]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A].张明利;金之钧;汤良杰;万天丰;李京昌;张兵山;.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9,
[3]   阿尔金断裂带东南缘含油气盆地群的形成演化 [J].
郑孟林 ;
曹春潮 ;
李明杰 ;
段书府 ;
张军勇 ;
陈元中 ;
沈亚 .
地质论评, 2003, (03) :277-285
[4]   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岩时代判识 [J].
朱扬明 ;
苏爱国 ;
梁狄刚 ;
程克明 ;
彭德华 .
地质学报, 2003, (02) :272-279
[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J].
张晓宝 ;
徐自远 ;
段毅 ;
马立元 ;
孟自芳 ;
周世新 ;
贺鹏 .
地质论评, 2003, (02) :168-174
[6]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生物气横向运聚成藏研究 [J].
李本亮 ;
王明明 ;
魏国齐 ;
张道伟 ;
王金鹏 .
地质论评, 2003, (01) :93-100
[7]   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J].
付国民 ;
李永军 ;
石京平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34-41
[8]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第三系构造基本样式及石油地质意义 [J].
尚尔杰 .
现代地质, 2001, (04) :421-424
[9]   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研究的启示 [J].
郑来林 ;
潘桂棠 ;
金振民 ;
耿全如 .
地质论评, 2001, (04) :350-355
[10]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样式的演化特点 [J].
戴俊生 ;
曹代勇 .
地质论评, 2000, (05) :45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