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榜进士

被引:5
作者
刘海峰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关键词
科举; 会试; 殿试; 进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在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和决定渐废科举的时代背景中,举行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会试与殿试。该科策问考试题目要求联系当时社会实际,为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出谋划策,说明末科会试和殿试已从古代选士考试制度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型,已具备一定的现代文官考试性质。最后一榜进士的命运与过去各科进士不大相同,有的进士命途多舛,也有不少进士的发展则是时势造英雄。总体而言,由于末科进士出身者文化素养较好,事业起点也较高,有成就者还是多数,在政界和文化界尤为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 [J].
刘海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5) :21-26+41
[2]   清末奖励科名考试的实施与变革 [J].
张亚群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3, (02) :90-95
[3]   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 [J].
李盾 .
炎黄春秋, 1998, (10) :78-79
[4]   清末癸卯甲辰科会试述论 [J].
范沛潍 .
历史档案, 1993, (03) :105-110
[5]  
清秘述闻三种[M]. 中华书局 , (清)法式善, 1982
[6]  
清史稿[M]. 中华书局 , 赵尔巽等撰, 1977
[7]  
新贡朝考等第名单. 大公报 .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