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拆除——美、加型BITs谈判范本关键性“争端解决”条款剖析

被引:27
作者
陈安
机构
[1]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4 [对外贸易条约和协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一百一十多个国家缔结了"双边投资协定"(BITs)。目前还正在进一步与一些国家谈判缔结新的BITs或修订原有的BITs。据悉,在近期的上述谈判中,有些国家向中国提供的谈判文本,是以美国、加拿大的BITs范本作为蓝本,略加增删而成,其基本内容,大体相同。本文以美、加BITs范本为主要对象,针对其中若干关键性"争端解决"条款的设计,加以剖析,指出这些条款实质上要求吸收外资的东道国全盘放弃"逐案审批同意"权,放弃"当地救济优先"权,放弃"东道国法律适用"权,甚至放弃"重大安全例外"权。这些要求,背离了当代国际公约对吸收外资东道国的授权规定,不符合中国当前的现实国情,无视于晚近发展中国家实践的沉痛教训,无视于晚近东道国的最新立法转轨。因此,中国在有关谈判中,应当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本国的现实国情,吸取国际实践的有关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有关国际公约的授权规定,善于掌握四大"安全阀",趋利避害,在保护外资合法权益和维护中国主权权力之间,保持正确的综合平衡,进而在确立跨国投资合理规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37
页数:3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安主编, 2001
  • [2] 国际投资条约汇编[M]. 警官教育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编, 1998
  • [3] 国际经济立法的历史和现状[M]. 法律出版社 , 陈安编, 1982
  • [4] The Recent Wave of Arbitrations against Argentina under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ackground and Principal Legal Issues[J] . Paolo Di Rosa.The University of Miami Inter-American Law Review . 2004 (1)
  • [5] 不慎放权,如潮官司——阿根廷轻率对待投资争端管辖权的惨痛教训 .2 蔡从燕. .
  • [6] 阿根廷—美国BIT第7条以及阿根廷—瑞典BIT第8条 .2 http://www.unctadxi.org/templates/DocSearch.aspx?id=779 . 2006
  • [7] 2004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综述 .2 http://www.fdi.gov.cn/common/info.jsp?id=ABC00000000000025847 . 2006
  • [8] ICSID公约 .2 .
  • [9] 19USCS§3802(b)(3)(G)(iv)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