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次区域合作问题研究

被引:14
作者
柳建文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次区域合作; 边疆地区; 府际关系;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
F125.4 [对外经济合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由于边疆地区城市数量不足、规模偏小,大型企业匮乏,缺乏开展国际次区域合作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国际次区域合作中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同时国际次区域合作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部委,对地方开展跨国合作形成消极影响。为推进国际次区域合作,首先需要加强边疆地区的城镇化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衔接,完善城市体系,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其次需要加强国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通过国内区域合作支持国际次区域合作,同时设置专门机构统筹指导国际次区域合作;最后,边疆地区需要扶持和培育大型跨国企业和生产型企业,以适应国际次区域合作的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79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自然条件、行政等级与中国城市发展 [J].
王垚 ;
王春华 ;
洪俊杰 ;
年猛 .
管理世界, 2015, (01) :41-50
[2]   亚洲开发银行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J].
刘兴宏 .
东南亚纵横, 2010, (05) :93-96
[3]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一种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 [J].
卢光盛 ;
张励 .
国际展望, 2010, (03) :36-48+6
[4]   民族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J].
江曼琦 ;
翟义波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5) :36-42
[6]   新世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的一个亮点——“民族自治市” [J].
金炳镐 ;
田烨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42-54
[7]   云南省物流需求预测 [J].
刘长秀 ;
张悟移 ;
林强 .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 (11) :36-38
[8]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J].
赵永利 ;
鲁晓东 .
国际经济合作, 2004, (01) :51-54
[9]  
世界投资报告[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2015
[10]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