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多糖对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张海燕
方军
胡小光
黄爱民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凋亡; 脱颗粒; 牛膝多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幼年哮喘大鼠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肥大细胞(MC)的变化并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其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哮喘组(A)、正常对照组(C)、牛膝多糖(ABPS)治疗组(T1、T2、T3),每组10只。采用鸡卵清蛋白(OVA)复制幼年大鼠哮喘模型。将动物处死后取肺组织,石蜡切片,HE及甲苯氨蓝染色,镜下观察EOS及MC数量、MC脱颗粒等情况,TUNEL法检测气道壁EOS的凋亡情况。结果①哮喘组(A)气道壁炎症细胞总数和EOS数为最多(EOS的百分率达73.4%±8.5%),ABPS治疗组T1、T3明显减少(EOS的百分率为56.1%±19.3%、57.3%±18.2%),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组亦有减少,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A组EOS凋亡率为5.3%±2.2%,而C组为15.9%±2.4%(P<0.01)。用药T1、T3组EOS凋亡率分别为8.7%±2.9%、9.8%±2.2%,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ABPS治疗组T1、T3的MC数量,脱颗粒百分率均低于哮喘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药物(ABPS)抑制率(T1、T2、T3)分别是26.7%、11.8%和35.3%。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壁EOS和MC明显增多,牛膝多糖能减少哮喘大鼠气道EOS和MC的数量,促进EOS的凋亡,抑制MC颗粒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哮喘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牛膝多糖对人胸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J].
吕建新 ;
俞康 ;
金丽琴 ;
袁谦 ;
谢克俭 ;
陆永绥 .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 (09) :422-424
[2]   哮喘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J].
苗会 ;
薛全福 ;
庄逢源 ;
胡清华 ;
赵静波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1) :73-79
[3]   肥大细胞与肺成纤维细胞共育的形态学观察 [J].
尹红玲 .
解剖学报, 1998, (01) :82-86
[4]   牛膝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制实验研究 [J].
余上才,章育正 ;
不详 .
中华肿瘤杂志 , 1995, (04) :27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