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14
作者
闫安
赵淑琪
裴凤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皖北地区; 灰色关联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约束机制影响产业转移的实施与效果,认清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大小能够为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参考。文章从产业转移接受方角度出发,构建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计算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然后从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改善和提升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物流能力评价研究.[D].孙君军.武汉理工大学.2009, 10
[2]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刘君.重庆工商大学.2008, 03
[3]  
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展宝卫; 著.泰山出版社.2006,
[4]  
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5]   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J].
杨凡 ;
陶涛 ;
家顺良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6) :24-26
[6]   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J].
惠调艳 ;
胡新 ;
马莉 .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04) :77-83
[7]   离岸软件外包中江苏四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 [J].
何有世 ;
秦勇 .
软科学, 2009, 23 (12) :86-90+95
[8]   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 [J].
马涛 ;
李东 ;
杨建华 ;
翟相如 .
管理世界, 2009, (09) :168-169
[9]   论区际产业转移力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 [J].
周江洪 ;
陈翥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02) :66-70
[10]   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 [J].
张冬梅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56-58